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我国自动化码头已建和在建规模居世界第一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10月3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国自动化码头已建和在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今年还将持续推进一流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自动化码头建设改造。
交通运输部表示,我国目前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港口群,港口基础设施规模多年保持世界第一。2023年底,我国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878个,是10年前的1.4倍。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铁矿石和集装箱等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港口布局不断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水平和韧性进一步提升。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 刘鹏飞:自动化码头建设改造方面同样成果丰硕,应用规模、技术水平和装卸效率总体位居国际前列。目前我国已建成自动化集装箱和干散货码头49座,在建44座,已建和在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上海罗泾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一批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项目建成投运。
刘鹏飞介绍,在集装箱码头方面,我国基本掌握了自动化码头设计建造、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全链条的关键技术,在一些技术领域实现了“部分领跑”。上海港、青岛港等实现了码头生产管理操作系统自主可控,并在生产效率上取得突破。青岛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桥吊平均单机效率超过每小时36自然箱,百米岸线作业效能较传统码头提升30%。干散货码头方面,国内各大港口在码头“翻”“堆”“取”“装”“卸”等作业环节上基本实现自动化,降低了人员作业安全风险,提升了本质安全水平和生产效率。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核电基地发电超3000亿度 发电量10年连续增长 发电规模创新高
记者10月31日从中核集团获悉,我国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所在的福清核电站已累计安全发电超3000亿度,发电量10年连续增长,发电规模创历史新高。
在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记者看到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一字排开,其中5、6号机组就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付诚介绍,“华龙一号”设计寿命是60年,反应堆堆芯采用177组核燃料组件。整个福清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5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目前,“华龙一号”国内外有6台机组建成运行、27台机组在建,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张北至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运
记者从国家电网了解到,10月31日,张北至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正式投运。华北区域特高压骨干网架得到进一步增强。
10月31日凌晨0点10分,张北至胜利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行。张北至胜利特高压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67.86亿元。工程起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止于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输电线路全长732公里,扩建特高压变电站3座,新增变电容量900万千伏安。
锡林郭勒盟、张家口两地煤炭、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汇集的煤电和新能源电力送出需求迫切。工程投运后,每年可从这两大能源基地向京津冀鲁苏等地输送电能超700亿千瓦时。(央视网) 【编辑:梁异】 新闻结尾
牛羊成群过草原指什么生肖,揭晓答案的时刻到了落实的相关文章
新线1820公里,5612亿元!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支撑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相关文章
空客“超级大白鲸”货机首次在中国亮相
新闻多一点 | 东山人民为何“先祭谷公,后拜祖宗”?
10月1日长三角铁路迎来国庆客流高峰 预计发送旅客380万人次
国际锐评·和合之力丨75年,中国与世界何以互利共赢?
奋斗情·青春志——战黄沙、斗苦寒,九曲黄河“摆渡人”
外交部发言人就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遇袭身亡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