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巴彦淖尔10月17日电 题:内蒙古边境旗县联动护边 北疆生态绿富同兴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在祖国的正北方,阴山北麓,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边境管理区里,草原的广袤、多民族的融合、口岸的繁忙以及荒漠半荒漠化环境的严峻挑战,成就了当地独特的风景线。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巴彦淖尔市绵延369公里的中蒙边境一线,探访护边员、村镇干部、边境派出所民警、牧民等众多守护者们的工作与生活,听他们讲述守护祖国边疆的动人故事。
驱车向北,踏上前往乌拉特中旗的征程,极目远眺,广袤无际的草原如同一幅巨大的黄色画卷徐徐展开,数十公里才可见一户人家,那份宁静与辽阔让人心灵震撼。
然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牧民居住分散等现实问题,给这片土地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尤其是留在牧区的牧民中,60%以上年龄偏大,基层综合力量薄弱等问题亟待破解。
为此,巴彦淖尔市边境旗县创新性开展“党政军警民企”联创共建,将基层党委、驻地边防连队、派出所、边境嘎查等资源力量深深融入守边护边、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中,夯实边疆防线。
金秋时节,雨水依然充沛,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伊恒查干嘎查党员中心户钢巴图那颗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在夏秋之前,他不辞辛劳地多次奔波于几十公里外的“邻居”家之间,凭借着耐心与智慧,化解了牧民们对连年大旱的忧虑。
“党员中心户对牧民来说就是一个坚实的依靠,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吃个饭,有什么不好的苗头或者邻里矛盾,都能及时得到化解。”钢巴图说。
乌拉特中旗旗委组织部副部长支凤翔介绍说,当地充分整合“党政军警民企”各方资源,精心组建联合党委,并以联合党委为核心组建联合党支部,逐步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严密党建网络体系。
新闻结尾 聚散匆匆,月圆月缺。多情自古伤离别代表什么生肖,真相将很快曝光落实的相关文章 (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安义:美丽花卉带来“美丽经济”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