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90年岁月峥嵘,抚今追昔。10月17日,“闪耀长征路 奋进新征程——地球上的红飘带”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启动。国内多家媒体记者和网络大V第二站走进了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黎平会议会址。
作为中央红军入黔第一城,黎平又被称为“曙光之城”,地处湘、黔、桂三省交界,已有1300多年历史。1934年12月通道转兵后,中央红军分两路向贵州进发,于12月15日进入黎平。此时,北上还是西进的争论并没有结束,博古、李德仍坚持到湘西去。
为了解决路线问题、思想问题、军心问题,1934年12月18日,中央红军在黎平召开长征途中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黎平会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独立自主地解决了长征的军事路线问题,把“通道会议”提出的“转兵”主张变成了现实,实现了中央红军长征后的第一次战略转兵。
“遵义会议被称为历史的伟大转折,黎平会议则是伟大转折的起点……”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媒体团成员们一边参观拍照,一边走进饱含激扬革命岁月的黎平会议会址。厚重深远的红色文化和历史文化使得这里享誉盛名,现在黎平会议会址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贵州省党史教育基地。
黎平会议会址原为“胡荣顺商号”,是一座四周建有风火墙,内套木结构,分三进,前低后高的明清建筑四合院。2009年,中央办公厅批建黎平会议纪念馆,黎平会议会址作原状陈列,黎平会议纪念馆作辅助陈列。纪念馆为仿徽派建筑,由序厅和陈列展厅组成,陈列展厅分“战略转移,北上抗日”“伟大转折的起点——黎平会议”“走向胜利”“红色记忆”“今日黎平”5个部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黎平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纪念馆内珍贵的革命文物,不仅是物质的遗留,更是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繁荣所展现出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的生动见证。
“前人无数的付出和牺牲,才造就了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在黎平,红军与当地百姓深厚的鱼水情深,也让人很感动。”央视网编辑王一晴表示,接下来对于黎平会议相关内容,也会进行后续报道。
中国青年网记者李永鹏说:“来到黎平县,参观了长征在这里留下的种种足迹和文物,能够感受到当年红军长征的不易,也激励着我们后辈在今后的工作生活当中,珍惜前辈们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我们作为媒体人,更应该将这些红色故事宣传出去,这次活动举办很有意义。”
记者
李发静 刘鹏程 邵小芮 【编辑:李岩】 新闻结尾
如泣如诉代表什么生肖,谜底即将到来落实的相关文章
以国防军袭击联黎部队阵地和哨塔 外交部:绝对不能接受!的相关文章
WTT中国大满贯赛资格赛战罢 国乒8人晋级正赛
十国外籍专家探秘黄帝陵:五千年古柏见证中华文明传承历史
安徽合肥成立联合调查组核查处理“三只羊”有关问题
天安门广场举行国庆升旗仪式
尽显飘逸流动之美 甘泉大峡谷秋景迷人
2024苏州湾时尚周启幕 300多家参展企业秀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