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李京泽 梁晓辉)国务院关于防沙治沙工作情况的报告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报告指出,中国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成为全球增绿贡献最大的国家和防沙治沙国际典范。
根据报告,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净减少6500万亩,呈现出“整体好转、改善加速”的良好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缩减”。
报告指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力推动下,中国建起以防沙治沙法、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黄河保护法等法律为基础的防沙治沙法治体系,13个沙化重点省份出台防沙治沙条例或实施办法。不断加大普法、执法力度,防沙治沙法律制度规定和法律责任得到有效落实。
报告说,中国持续组织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等一批重点工程,科学保护沙化土地5.38亿亩,有效治理沙化土地1.18亿亩,“三北”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12.41%提高到13.84%,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绿线”向西移动300公里。近10年北方地区春季严重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完) 【编辑:房家梁】 新闻结尾
六畜大宝在农家指什么生肖,真相即将曝光落实的相关文章
第六期“睦友乐相知”文化交流项目启动 三千多名巴西印尼教师参与的相关文章
两部门:将给乡村建设工匠“评职称”
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9月30日上午举行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
20名在缅北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集团头目和骨干被押解回国
香港与无锡学生隔空对唱《歌唱祖国》迎国庆
大兴机场国庆假期预计运送旅客超100万人次
菲律宾第三届华文教师研讨会在马尼拉举行 《轻松学中文》新版教材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