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近期,一篇报道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存在于互联网、鲜为中青年人所了解的“世界”。据近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直播间主播通过虚构剧情,喊老年粉丝“爸妈”,诱导老年人购买假冒伪劣商品。大量老人却对“一眼假”的剧情信以为真,在长时间沉迷的同时,花不菲的价钱买主播的商品。
如今的直播带货,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刚被央视曝光的东北雨姐靠“演”农村生活带货,赚得盆满钵满。而充斥各类直播间、靠“剧情”带货的“儿女”,更是刷新我们的三观。要不是媒体报道,很可能多数中青年人还真不知道,存在这样一帮“暗中孝敬”咱爸妈的人。
打击收割老年人的“直播间儿女”们,应对方法千万条,平台压实主体责任是第一条。不可否认,各类网络平台为社交、娱乐、消费、就业创造了广阔空间,但平台在带动广大内容生产者不断创新的同时,也要提防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尤其是对于打“擦边球”的剧情直播带货新赛道,平台有责任做好“守门人”。技术层面,在完善内容审查的同时,也要改进算法推荐机制、健全流量分配体系,扩大优质内容的触达范围。此外,更需要畅通维权机制,让被骗老人顺畅地退货、维权,追回损失。
再者,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势在必行。今年9月,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发布的《浙江省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指引》提到:不得通过扮演医疗、教育、金融等领域“假专家”以及虚构专业、履历、阅历、人物关系、情感人设等“假人设”,或者通过杜撰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制造虚假舆论热点等“假事件”,以骗取受众信任或消费公众善良心理等方式推销关联产品或服务。这是我国第一次在规范性文件中纳入针对这类行为的条款。
“直播间儿女”的肆无忌惮,也折射出一个需要关注的社会问题。虽然俗话说“上有老下有小”,但不少中年人的精力更多在自己的子女身上。一些老年人长期缺乏儿女陪伴,甚至独居,面临社交的缺乏和情感的空虚。直播间里主播的一声“爸妈”,一句“回家”,直击老年群体的“痛点”和软肋。而这种“情绪价值”,却从来都不是免费的。
“直播间儿女”现出原形,为我们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货真价实”的儿女们,真的要多关心咱爸咱妈了,多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特别是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情感生活,不能让别有用心的“冒牌儿女”钻了空子。(兰德华) 【编辑:刘湃】 新闻结尾
十三学得武艺成,今期生肖出冷门指什么生肖,揭开谜底的时刻到了落实的相关文章
北方民族大学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暨庆祝建校40周年大会召开的相关文章
国家气候中心:10月将有1至2个热带气旋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
美国科罗拉多州一废弃金矿发生事故 1人死亡12人被困
被拐当事人杨妞花:余华英在庭上与丈夫相互推卸责任
通用技术集团哈尔滨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徐仲被查
财政部:国有大行资本补充工作已启动
吉林“红叶之城”迎最美时节 邀海内外游客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