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中新网11月8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消息,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8日通报了贵州省典型案例,督察贵州省发现,铜仁市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一些工程未批先建,在核心区拦河建坝,生态破坏严重。
铜仁市地处长江上游的乌江和沅江水系,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全市有10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占全省总数比例超40%,面积7000余公顷,具有特殊的生态保护地位。督察发现了三个主要问题:
一是核心区内拦河建坝。《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在保护区内从事建闸筑坝工程建设,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建设项目对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专题论证报告,并将其纳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督察发现,印江县在印江河泉水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设立后,未经审批在核心区建造4道拦河闸坝,最高3.7米,最宽50余米,导致水生态碎片化,水生生物栖息地遭到破坏。2020年3月,贵州省渔业部门指出,印江河泉水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的东郊坝建设工程严重破坏水生态环境,影响鱼类生存繁衍,责令立即停工恢复原貌,但当地一直未进行整改。
新闻结尾 更待何时代表什么生肖,谜底即将揭开落实的相关文章 国家统计局: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