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258
光明日报西宁10月28日电(记者王雯静、万玛加) 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实践新闻发布会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28日对外宣布,通过综合施策,三江源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现整体提升,林草覆盖率达74%以上,黑土滩治理区植被覆盖度由不到20%增加到80%以上,2020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61.9%,较2015年提高4.6个百分点,湿地植被盖度稳定在66%左右。
三江源因发源了世界长度排名前10的长江、黄河、澜沧江3条大江大河而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三江源的核心地带,总面积为19.0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20世纪8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受全球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三江源冰川雪山萎缩、湿地湖泊减少、草地植被退化、水源涵养能力锐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为有效化解三江源生态之殇,2000年,青海成立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省级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截至2018年年底,先后投入244亿元,开展了三江源一期、二期生态保护修复这一长时间、大规模、系统性的工程,三江源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逆转。”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孙立军介绍,2016年6月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后,先后投入86.61亿元,实施了一批巡护道路、环境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黑土滩治理、沙漠化土地防治、退化草场改良、湿地保护、有害生物防治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难得一见的雪豹、金钱豹、欧亚水獭频频亮相,白唇鹿、野牦牛、藏野驴在江河源头撒欢,猎隼、黑颈鹤、金雕等猛禽在蓝天翱翔,兔狲、藏狐等‘网红’精灵在草原繁衍生息,三江源头碧波荡漾,重现千湖美景,‘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孙立军说,“我们将继续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持续探索‘两山’转化通道,不断实现三江源国家公园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编辑:于晓】 新闻结尾
若非群五山头见指什么生肖,快来一起探索落实的相关文章
我国大部地区将有大风降温天气 四川陕西等地有强降雨的相关文章
黄河兰州西固段探数字检察路径助“一河净水送下游”
上海网球大师赛:“费德勒超级挚友之夜”活动举行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抵达人民大会堂
福建对台旅游升温 两岸文旅交流合作密切
今又重阳 全国多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暖心活动→
全国首个闽南幻境主题公园“屿见时光”体验区亮相厦门